[1] 梅程清,叶正龙,邹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白蛋白评估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1):1291-1294. [2] 周明英,周丽珍,陈翠丽,等.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5):699-701. [3] 李晓梅,乔世举.养阴清肺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00例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2,35(8):115-117. [4] 孟泳. 耳穴压豆联合桑杏清肺汤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J].中医学报,2022,37(3):620-626.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4):253-279. [6]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J].中医杂志,2019,60(4):350-360.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9] 裴飞,吴健锋.重症肺炎与炎症风暴:共识与争议[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3):182-185. [10]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35(1):8-15. [11] 谢凯,关胜男,荆惠,等.中医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2,47(20):5642-5653. [12] 王龙,王广军,梁群.重症肺炎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11):1275-1279. [13] 卢恩仕,韩明光,刘峰,等.基于贝叶斯网络分析重症肺炎中医证候规律[J].中医学报,2022,37(1):173-179. [14] 王艳红,姚勇刚,谭巨丹,等.早期经穴推拿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11):1941-1943,1956. [15] 田琼,王晶,祝晓钰.耳穴压丸联合穴位针刺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11):216-219. [16] 王小亮,李振东,邱航健,等.耳穴贴压对脑缺血损伤大鼠干预机制研究[J].陕西中医,2023,44(7):849-853. [17] 郑婕,罗嘉欣.穴位贴敷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探讨[J].中医学报,2021,36(3):461-464. [18] 徐琛,刘苗苗,佘会,等.针刺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及炎症免疫指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9):3793-3796,3762. [19] 赵丽,徐加兵,陈晓兰,等.半夏地上、地下部分活性成分分析及镇咳作用比较[J].中国药房,2023,34(11):1337-1342. [20] 姚梦雪,冉姗,孙方方,等.基于GC-MS代谢组学姜炮制-配伍治疗寒饮伏肺哮喘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草药,2020,51(3):669-681. [21] 李连珍,柴逸飞,薛春苗,等.附子肉桂仙茅对不同状态大鼠免疫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5):32-36. [22] 潘之得,沙媛媛,郭健,等.吴茱萸碱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23,45(6):541-546. [23] 马杭琨,王一名,栗蕊,等.中药穴位贴敷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7):1154-1158. [24] 胡建宏,王晓丽.中药穴位贴敷与抗生素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9):1397-1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