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38(8):757-777. [2] 刘桂云,江蓉,徐晨阳,等.高级别脑胶质瘤综合治疗后生存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3(4):388-393. [3]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7):485-509. [4] 刘志强,方薪淇,宋涛,等.92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8,45(6):577-581. [5] 潘锋,诸一吕,姚丽娣,等.3D-ASL技术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8):1234-1237. [6] 王靖雅,师毅冰.3D-ASL脑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2):4-7. [7] 刘毛毛,贺业新.MRI预测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模式的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21,12(12):99-101. [8] 林天烨,有慧,冯逢,等.动脉自旋标记MR技术进展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5):431-434. [9] 周倩,王倩倩,刘新疆.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磁共振成像,2019,10(12):955-960. [10] 马进,张翱.3D-ASL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38(1):50-53. [11] 吴静,汪文胜,颜刘清,等.rCBFmax值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及与MVD表达间关系的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8,9(6):417-421. [12] 董卫敏,齐旭红,康群凤,等.磁共振3D-ASL与~1H-MRS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对比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6,7(11):819-824. [13] 陈世林,王丽英,王莉,等.3D-ASL与DSC-PWI在脑肿瘤灌注成像中的一致性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8):1283-1286. [14] 周克阳,方向军,彭建春,等.1H-MRS和3D-ASL技术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41(7):1217-1221. [15] 滕菲,王冀伟,殷小平,等.增强扫描结合全脑3D-ASL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血流量灌注指标影响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10-12. [16] 倪春霞,汪洋,盛晓芳,等.应用DWI和DTI勾画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初步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12(3):223-226. [17] 邢振,曾峥,佘德君,等.3.0TMR多模态功能成像在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9):1309-1313. [18] 刘志成,颜林枫,孙颖志,等.功能MR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7,8(9):704-710. [19] 于秀英,任乐,刘俊杰,等.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1,37(2):196-198. [20] 张雯,胡伟国,宋启斌.3D-ASL与DCE-MRI在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肿瘤学杂志,2021,48(10):631-634. [21] 石慧娴,韩雷,叶靖,等.3D-ASL与DSC-PW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肿瘤影像学,2020,29(3):324-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