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尚贤,钟素玉,陈全洲,等.2010-2020年乌鲁木齐市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8(11):1268-1271. [2] 丰淑英,程宇骞,孔咪咪,等.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373-376. [3] 余月萍. 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20,35(5):556-557. [4] 王春清,程昌盛,吴玉凤.随访干预在阻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4):4594-4597. [5] 王瑞莲,李春英,王秋立.艾滋病母婴阻断实施中的心理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8,40(24):3838-3840. [6] 余静,谢幸尔,钱湘云,等.艾滋病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真实体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3):399-403. [7] 谷家仪,范小艳,曾颖.专业心理咨询技能在艾滋病患者中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3):411-415. [8]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9] 吴安玥,邓阳,周贵,等.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应用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7):144-147. [10] 张先庚,林琴,王红艳,等.青少年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20):3168-3170. [11] 曹桂英,陶颜,谢建平,等.HIV/AIDS住院患者心理资本、应对方式、抑郁发生状况及相互关系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11):851-855. [12] 张兵,杨红丽,栾玉泉,等.聚焦解决模式对HIV/AIDS患者焦虑抑郁和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8(9):1050-1054. [13] 郑卿勇,段丹,祝清爽,等.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8):1506-1513. [14] 马海棋,翟惠敏,卜梦茹.HIV/AIDS患者心理痛苦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5):4473-4478. [15] 曹桂英,向巧君,夏友,等.聚焦解决模式联合正念疗法改善艾滋病病人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22,36(10):1842-1845. [16] 周英,何浩岚,陈晓聪.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估[J].职业与健康,2022,38(7):951-954,958. [17] 周志慧,陈菊娣,陈仁芳,等.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系统干预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8):1815-1821. [18] 方娟,姚金兰.医学新生艾滋病反歧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性科学,2020,29(3):146-149. [19] 叶君燕,莫玉清.基于心理关怀和同伴教育的综合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831-834. [20] 苗泓丽,李月梅,汤杜娟,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职业防护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12):1406-1409,1415. [21] 孙文秀,鲍美娟,卢洪洲,等.艾滋病同伴者在同伴支持中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2):2788-2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