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慧玲,底瑞青,张美月,等.叙事教育对ICU护士职业态度积极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63-66. [2] 李伟玲,张俊梅,刘金厚,等.河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外科护士共情疲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4):42-46. [3] 孔凡平,徐加红,江桂林,等.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198-202. [4] 朱海惠,李丽娟,袁微,等.正念减压疗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护士长应激压力反应和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39(7):491-497. [5] 李宁. 焦点解决心理干预对手术室护士工作负荷、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5):840-843. [6] 孔颖,宋开兰,张迪,等.新入职护士职场适应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3,38(1):125-128. [7] 段义治,王琪,郑丽雅.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与职业应激和不确定性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3):398-401. [8] 高怡明,赵香玉,王清,等.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工作沉浸的中介作用及性别调节[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61(1):74-79. [9] 张利,张真真,张倩倩,等.河南省医院全日制硕士学位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174-178. [10] 张明凤,李素莲,何欣欣,等.基于CiteSpace的护士心理弹性的可视化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74-80. [11] 高小莲,王再超,艾亚婷,等.武汉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女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关系的横断面调查[J].职业与健康,2022,38(14):1881-1886. [12] 许宝惠,胡成文,黄家丽,等.肿瘤科护士应对死亡工作自我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2,37(13):51-54. [13] 李芸. 互联网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对PIVAS护士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7):2668-2672. [14] 甘泉,王孟贤,付琳,等.正念减压干预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弹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9):2969-2973. [15] 姚瑾,邱丽利,孙丽.重症医学科护士心理资本、获益支持对工作倦怠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4):498-502. [16] 蒙娜,李思琴,邓志强,等.肿瘤科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22,38(8):1135-1138,1142. [17] 李丽君,袁甜,何秋,等.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共情疲劳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22,38(19):2643-2646. [18] 薛博文,骆宏,封亚萍,等.杭州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2,38(16):2161-2164. [19] 谢健,张润,肖容,等.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J].职业与健康,2022,38(23):3215-3219. [20] 黎轶丽,袁靓,郭孟兰,等.抑郁症状和共情满意在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9):1515-1520. [21] 罗义华,苟红菊,赵厶维,等.妇产科护士抗逆力、自我调节模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评《妇产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J].世界中医药,2022,17(24):后插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