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宁,蔡慧敏,韩新生,等.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联合度洛西汀对脑梗死后伴发抑郁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血清NGF及BDNF水平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4):672-681. [2] 刘燕,甘丽芬.情志康复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病人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7):479-480. [3] 范春香,陈宝瑾,王琦,等.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肝郁气滞型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1):49-51.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86. [7] 罗秀萍. 耳穴压豆与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常规疗法干预卒中后抑郁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6):5296-5298. [8]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9] 黄瑞珏,寿宇雁,李兆燕.NIHSS与MAP在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中的预测价值[J].护理与康复,2017,16(12):1280-1282. [10] 周海燕,陈多妹,王陈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165-167. [11] 叶静,姜爱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12):1509-1513. [12] 王能,林晓伟,张晓丽,等.解郁汤联合电针百会、四神聪对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7):40-43. [13] 姜梅贤,杨粤峰,荆阳.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灸法及耳穴埋豆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22,40(8):197-199. [14] 李语轩,赵一莎,刘映辉.正念行为训练联合耳穴压豆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386-389. [15] 覃尚红,梁丽,周成华,等.基于五行音乐疗法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伴抑郁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5):697-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