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4, Vol. 42 ›› Issue (3): 19-21.

• 中医诊疗 • 上一篇    下一篇

针刺调神法干预阈下抑郁的循证疗效评价:一项多中心、前瞻性RCT研究

熊俊1, 万赖思琪2, 徐琰3, 胡丹1, 谢丁一1   

  1.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江西 南昌,330006;
    2.广东省中医院心身疾病科,广东 广州,510120;
    3.广州市惠爱医院中医科,广东 广州,510370
  • 出版日期:2024-02-01 发布日期:2024-01-23
  • 作者简介:熊俊(1983—),男,汉族,籍贯:江西省南昌市,博士研究生,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针灸临床研究。
  • 基金资助: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1BBG70109)

  • Online:2024-02-01 Published:2024-01-23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调神法干预阈下抑郁(SD)的临床有效性和优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惠爱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诊断为SD的120例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空白组以及药物组,每组4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调神法治疗,选取百会、风府、太冲、神门、脾俞等穴位,1次/d,4周为1个疗程;空白组不采取任何治疗;药物组口服氯西汀,20 mg/次,1次/d。观察12周后,比较三组患者Sirodff编制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CES-D评分、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CES-D评分、HAMD-17评分均降低,针刺组CES-D评分、HAMD-17评分低于药物组、空白组,药物组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临床疗效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组和药物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调神法干预SD在改善CES-D评分、HAMD-17评分方面均有优势,且临床疗效确切、与西药疗效相当。

关键词: 针刺调神法, 阈下抑郁, 循证评价, 多中心, 前瞻性, 随机对照试验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