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之南,郝玉书,赵永强. 血液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 王鸿利,尚红,王兰兰. 实验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 丁浩,吴国林,杨会志. 800例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J].2011,(9): 1132-1133. [4] 卢兴国. 骨髓细胞细胞学和病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5] 康慧媛,汪洋,金淑媛,等. 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淋巴瘤的诊断及预后意义[J].2015,(2): 416-419. [6] 赵菊辉. 在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C]. //第十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4:168-170. [7] 易艳军,蒋显勇,袁才佳,等.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2020,(6):860-862. [8] 刘艳平. 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37(11): 77-78. [9] 吴春磊, 黄红铭. 提高骨髓细胞细胞形态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 2018, 20(7): 538-540. [10] 朱卫民, 田培军. 骨髓细胞细胞形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3): 69-70. [11] 陈秀花, 王宏伟. 骨髓细胞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 2016, 18(7): 557-559. [12] 李艳, 王剑超. 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5): 87-88. [13] 刘丹丹, 郑瑞, 杨小迪.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基础医学教育, 2019, 21(11): 91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