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相珂. 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初产妇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0):130-132. [2] 殷飞鸽,王功磊,田贺晓.中医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乳汁分泌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1):99-100. [3] 张斯清,王玉玲,张越,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剖宫产后泌乳Ⅱ期启动延迟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21):1983-1986. [4] 黄启燕. 中医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140-143. [5] 乐杰. 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96. [6] 张宁,许瑾.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围分娩期的精神状态、疼痛情况、满意度及剖宫产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21):167-168. [7] 刘小燕.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3,36(19):151-152,156. [8] 汪晓平. 中医体质辨证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分泌和产后恢复进程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4):202-204. [9] 熊训琴,丁葵花.聚焦解决模式下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9):126-128. [10] 曾小芳. 基于中医理论的情志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1):76-78. [11] 陈芬. 行剖宫产术初产妇采用人文理念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17-118. [12] 韩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144)王不留行耳穴治疗促泌乳技术[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7):79-80. [13] 林梦园,周男,冯国湘.《针灸大成》神门穴的临床应用探讨[J].光明中医,2022,37(2):209-211. [14] 刘方,张伟.悬灸联合针刺子宫穴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102-104. [15] 赵栖梧,章放香.经皮穴位电刺激与右美托咪定对产科麻醉与泌乳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自我保健,2021,16(18):296-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