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军民,刘思远,杨莹,等.茯神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2021,43(10):2728-2732. [2] 彭婉,马骁,王建,等.麦冬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8,49(2):477-488. [3] 李智. 从施今墨药对探讨失眠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6):883-884. [4] 游秋云,王平.茯苓、茯神水煎液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2):15-17. [5] 赵博,吴长健,高鸿,等.麦冬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初步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4):282-284. [6] 彭怀仁,王旭东,吴承艳.中医方剂大辞典[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S].202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S].2020. [11] 赵萱,陈云慧,郑明月,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含人参-附子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J].中草药,2021,52(4):1083-1091. [12] 刘娟,蒋永光,任玉兰,等.关联规则在中药药对挖掘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4):492-493. [13] 冯敏,袁烁,黄艳茜,等.邓高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2):1871-1876. [14] 黄博韬,朱邦贤.基于复杂系统论的中药药对数据挖掘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485-2487. [15] 唐于平,束晓云,李伟霞,等.药对研究(Ⅰ)——药对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185-4190. [16] 张静雅,曹煌,龚苏晓,等.中药甘味的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6,47(4):533-539. [17] 张静雅,曹煌,许浚,等.中药苦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6,47(2):187-193. [18] 孙玉平,张铁军,曹煌,等.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5,46(6):785-790. [19] 李渡华,王洪博,于丽,等.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中医杂志,2011,52(3):184-186. [20] 宋哲,黄志艳,冯钰,等.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含石菖蒲-远志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J].中国中药杂志,2022,47(6):1687-1693. [21] 张智华,文莉,陈海洋,等.远志常用配伍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2):224-228. [22] 范明明,张嘉裕,张湘龙,等.麦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4):130-134. [23] 张琼琼,刘平,赵金蕾,等.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5):923-930. [24] 任海琴,孔祥鹏,王颖莉.基于古今方剂数据挖掘的酸枣仁-远志药对配伍特点及外延分析[J].中草药,2022,53(13):4065-4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