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志明. 如何防治肩周炎之痛[J].健康必读,2021,29(17):169. [2] 牟莹慧,宋利斌,陈湘平.围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0,31(13):1691-1694. [3] 梁勇超,陈彩霞,陈念.中医温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6):114-115. [4] 欧阳敏凤,孙璐鹭,曾秋霞.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寒凝筋脉证)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6):94-95. [5] 尤焱南,周涛,赵霞.《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修订中文献研究法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9,25(21):22-25. [6] 徐舰. MRI优化组合序列在诊断肩周炎与肩袖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7):66-68. [7] 王岱稳,莫冬梅.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3):45-48. [8] 潘伟. 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寒凝筋脉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5):24-26,30. [9] 偶晨. 牵拉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的影响[J].大医生,2023,8(13):69-72. [10] 邱华夏. 温针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及肩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4):72-73. [11] 王善建. 温针灸结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局部症状、肩关节功能及血清CRP、NO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9):198-202. [12] 崔靖波. 运动疗法配合中医温针灸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的治疗效果探析[J].东方药膳,2021,27(21):181. [13] 祝亚红. 温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在促进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8):152-153. [14] 宫嘉. 温针灸联合肩关节主动训练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3):105-107. [15] 张晓燕,张凌娟,张礼璐,等.中药热熨、针灸联合点揉法治疗老年肩周炎效果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炎症状态、疼痛递质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10):1492-1495. [16] 刘来明,程晖,丁永春,等.超微针刀联合圆利针治疗对慢性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及复发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5):175-179. [17] 王艳南,董珈妤,孙倩.肩关节运动疗法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价值[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40-43. [18] 马利辉,郜浩凯,张威.温针灸联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及疼痛情况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22,39(1):55-59. [19] 林丹,孙方,宋美铃.温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寒湿型肩周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15):169-173. [20] 赵莉,胡静,赵欲晓,等.温针灸结合瑜珈体位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3):161-165. [21] 蔡燕,赵灿,宋曼萍,等.肩三针温针灸联合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3):94-96. [22] 张晓燕,张凌娟,张礼璐,等.中药热熨、针灸联合点揉法治疗老年肩周炎效果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炎症状态、疼痛递质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10):1492-1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