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4, Vol. 42 ›› Issue (13): 129-132.

• 护理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反馈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希望水平、社会功能的影响

张慧, 闫凤霞, 周亚娟   

  1. 嘉峪关市酒钢医院门诊部,甘肃 嘉峪关,735100
  • 出版日期:2024-07-01 发布日期:2024-06-25
  • 作者简介:张慧(1977—),女,汉族,籍贯:河南省南阳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门诊护理,健康教育。

  • Online:2024-07-01 Published:2024-06-25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反馈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希望水平、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3年1月在嘉峪关市酒钢医院就诊的9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反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反馈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与评定患者的希望水平、社会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3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反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反馈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希望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反馈组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反馈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馈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希望水平与社会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反馈式健康教育,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希望水平, 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