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4, Vol. 42 ›› Issue (12): 69-73.

• 学术探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浅析病位在经络病机中的重要作用

郭静, 曾芳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 出版日期:2024-06-16 发布日期:2024-06-14
  • 作者简介:郭静(1982—),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太原市,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针灸医籍文献研究。

  • Online:2024-06-16 Published:2024-06-1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以经络系统的主体部分——十二经脉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以经脉病位为研究内容,探讨《内经》中病位对于经脉病机的重要性,以期为经络病机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部分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电子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经脉循行对《内经》全文进行逐一筛选;采用Rostcm、Ucinet、Citespace、Excel等工具软件,总结归纳《内经》中十二经脉病位的特点。结果 通过经脉循行相关条文梳理出循行部位词99个。通过经脉病候、诊断、治疗相关条文梳理出实际病位词93个,其中,与“脏腑官窍”相关的病位词出现频次为114次;与“肢体筋肉”相关的病位词出现频次为138次;与“全身整体”相关的病位词频次为32次。就单条经脉而言,循行部位和实际病位之间有74个病位词重合;子母经中循行部位与实际病位有5个病位重合;表里经中有5个病位重合;同名经中有2个病位重合;三条经脉中循行部位与实际病位有2个重合,集中在“循经交接的官窍之处”。结论 不论是单条经脉,还是互为子母关系、表里关系、同名经关系的经脉、以及三阴经、三阳经,其表示“脏腑官窍”与“肢体筋肉”的相关病位词数量基本相当,反映出经脉整体协同的理论和临床特点;循行部位与实际病位之间重合之处多为经脉相交之所,构成异经同治、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病位, 经络病机, 《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