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雅,魏欢欢. 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症候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1):79-83. [2] 糜英华,高登鹏,刘振勇,等. 多学科模式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高压氧序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4):388-391. [3] 尚小文,吴东波,宋学民,等.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2,10(1):72-76. [4] 方昌义,杨明威,韵松,等. 直肠癌中HuR表达水平及其对新辅助放化疗所致DNA损伤效应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1,56(4):613-618. [5] 中国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数据库研究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等.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策略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1):1-9. [6]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等.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20)[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1,24(1):1-13. [7] 蒋琼慧,路泽军,杨平.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解读[J]. 转化医学杂志,2020,9(1):57-60. [8] 张一擎,孙开国,陆佳莹,等. 全程新辅助治疗对比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25(6):531-538. [9] 卢玖菊,徐伟春,张陈晨,等. 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0):1172-1175. [10] 周琳,慈璇,邵小宝,等. 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和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24(4):416-421. [11] 申亚丽,王永志,李骊,等. 悬浮红细胞不同储存时间对消化系统肿瘤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J]. 癌症进展,2021,19(13):1363-1366. [12] 吴敏,龙静,杨瑶. 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17,23(7):1170-1174. [13] 夏翠锋,李云峰,杨之斌,等. 结直肠癌组织中EZH2、NF-E1b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27(2):169-173. [14] 郜辉,王之龙,许婷,等. 1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回顾性系列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2,31(1):56-60. [15] 敬丽桦,张宇,王笑影,等.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1):135-138. [16] 陈鹏举,孙婷婷,姚云峰,等. 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灶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3):301-305. [17] 杨战锋,陈天然,吴万庆,等.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4):104-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