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洪春,张声生,韩英,等.胃肠型感冒诊断与疗效评价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27(8):563-565. [2] 孙玉信. 感冒综合征的辨证论治[J].新中医,2004,36(8):75. [3] 杨寿圆,杨彦彪,金锐.基于药性量化分析的寒热并用型感冒中成药的客观识别与特征研究[J].中南药学,2022,20(9):2023-2028. [4] 陈海萍. 郑恺运用小柴胡汤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2,54(8):37-40. [5] 赵丹彤,高一军,毕天琛,等.感冒清热颗粒中藏柴胡掺伪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掺伪限度拟定[J].中国药房,2022,33(20):2454-2459. [6] 蔡剑,孙继民,丰燕,等.2013-2019年浙江省腹泻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22,37(1):87-91. [7] 李维峰,胡婵婵,丁雅荔,等.连花清瘟制剂治疗病毒性疾病的Meta分析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22,47(16):4505-4516. [8] 史芸萍,高燕琳,王超,等.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9):1401-1407. [9] 张胜发,罗葳,马玉环,等.中国流动人口常见疾病及其影响因素:2017年横断面调查数据集[J].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2022,37(3):234-239,前插8. [10] 岳文芳,董瑞,蔡富文,等.湖南省2017-202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46-50. [11] 刘晓俊,郭文婷,沈鹏,等.UPLC-MS/MS法同时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4种成分[J].中成药,2022,44(6):1765-1770. [12] 薛贝,张毅杰,张山,等.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用药规律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3):1854-1858,1864. [13] 尚大涛. 藿香正气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肠型感冒的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16,(4):160. [14] 吴涛,王平,赵澄,等.从《伤寒论》“太阳兼证”探讨胃肠型流感传变机制及治疗[J].中医药导报,2020,26(9):97-100. [15] 孙良,宋秀萍,戴瑞雪,等.2010-2019年安徽阜阳市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病例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2,38(2):213-217. [16] 朱强,潘君,许浚,等.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11):3557-3563. [17] 李云,张誉腾,李钰昕,等.基于《中华医典》中医药治疗时行感冒的用药分析[J].世界中医药,2022,17(14):2041-2045. [18] 钱深思,刘美怡,容蓉,等.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5):1210-1213. [19] 袁颢瑜,刘婉文,庞琳蓉,等.李赛美运用小柴胡汤辨治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4):37-39. [20] 蒋玲,李江萍,曾真,等.基于层次分析法比较儿童感冒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21,27(6):3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