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志华,夏帅帅,刘东波,等.中医智能辨证诊断技术的演进与问题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11):4298-4304. [2] 崔志林,宋立群,孙许涛,等.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的中医思维传承与发展探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11):1185-1188. [3] 骆欢欢,吴丽丽,刘凌云,等.基于中医哲学方法论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指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166-169. [4] 王国强. 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J].张江科技评论,2019,(3):70-7. [5] 丁亮,章新友,刘莉萍等.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原发性肝癌证型诊断分类预测模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12):4185-4192. [6] 苏翀,任曈,王国品等.利用决策树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诊断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55(03):225-230. [7] 张启明. 脏腑病辨证用药的Logistic回归分析(4)——心病篇[J].辽宁中医杂志,2003(04):261-262. [8] 张启明. 脏腑病辨证用药的Logistic回归分析(3)——肺病篇[J].辽宁中医杂志,2003(03):183-185. [9] 叶青,胡军,刘莉君,等.脉象仪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5):2834-2838. [10] 刘晓芸,谢盈彧.人工智能与中医体质结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0):2467-2469. [11] 王瑞祥. 中医医案数据库数据完备性问题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39-1940. [12] 汪南玥,刘佳,宋诗博.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多诊合参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41-44. [13] 王文奎,蒿建华,李华.简单性、复杂性、复杂科学和世界观——一个哲学史的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10,18(3):31-36. [14] 吴承玉,骆文斌,孙鹏程,等.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2):175-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