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保健 ›› 2023, Vol. 41 ›› Issue (20): 17-21.
戚猛, 周莹, 缪娜, 缪佳铭
QI Meng, ZHOU Ying, MIAO Na, MIAO Jia-ming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型与凝血相关指标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CT-1、hs-CRP、Lp-PLA2值,计算eGRF值,分析中医证型与其相关性。结果 各证型中FIB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瘀阻证患者FIB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证型,痰瘀互结证患者FIB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证型。各证型的PT、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CT-1、hs-CRP、Lp-PLA2、eGR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CT-1及hs-CRP值均明显高于心血瘀阻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痰瘀互结证和心血瘀阻证患者的Lp-PLA2及eGRF值均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患者。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CT-1、hs-CRP、Lp-PLA2、eGRF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证纤维蛋白原(FIB)值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CT-1、hs-CRP、Lp-PLA2、eGRF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其表达水平可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能在早期防冠心病方面发挥作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