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3, Vol. 41 ›› Issue (14): 65-68.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包锡瑞   

  1.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山东 淄博,255000
  • 出版日期:2023-07-16 发布日期:2023-07-12
  • 作者简介:包锡瑞(1985—),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淄博市,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学。

  • Online:2023-07-16 Published:2023-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骨密度指标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6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置换组和固定组,各50例,置换组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固定组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L2-4椎体骨密度进行比对,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典型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固定组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比固定组出血量多,术后下地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固定组;治疗后置换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固定组更高;与术前相比较,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且置换组比固定组更低,术后两组SF-36评分、HHS评分均升高,且置换组比固定组更高;两组L2-4椎体骨密度呈降低趋势,且置换组比固定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在减少骨密度方面上更占优势,加快患者恢复。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