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智韬,王小楠,刘晓琳,等.上海市浦东新区15岁及以上居民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3):326-330. [2] 黎衍云,胡晶晶,程旻娜,等.上海市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患病关系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8):1261-1265. [3] 王卓,江国虹,郑文龙,等.2018年天津市院内报告糖尿病首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1,29(3):226-229. [4] 王玉琢,付朝伟,张一鸣,等.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SNP位点对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糖应答效果的修饰效应[J].遗传,2020,42(5):483-493. [5] 刘骥,张紫珺,刘丽娟.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诊疗难点[J].西南国防医药,2020,30(2):170-172. [6] 王斌,郑桃花,黄霞,等.基于奥马哈护理结局分类系统构建老年糖尿病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J].护理研究,2021,35(4):685-689. [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8] 金玲玲,叶青,马雨杨,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三位一体”糖尿病精细化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5):810-813. [9] 迟松,林文娟.简明心境量表(BPOMS)的初步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68-770,767. [10] 王瑞华,闫镛.中医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0):3482-3484. [11] 李冬静,邢凤梅,董春艳,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自我管理行为的长期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5):897-899. [12] 吴艳,任丽润.穴位敷贴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20,33(6):129-131. [13] 赵淑冉,李凯,孔燕,等.自我效能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4):1-7. [14] 柳诗雅,王攀,周剑锁,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相关性[J].临床检验杂志,2021,39(7):504-506. [15] 贾敏,李磊,任倩倩,等.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情志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失眠疗效及机制研究[J].四川中医,2022,40(8):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