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10): 42-45.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术时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

李宝发, 石宏丽   

  1. 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鸡西,158300
  • 出版日期:2022-05-16 发布日期:2022-05-20
  • 作者简介:李宝发(1983.4-),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鸡西市,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研究临床与基础。

  • Online:2022-05-16 Published:2022-05-20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7月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医院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患者按照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时间在发病后6 h内(含6 h)、6~24 h进行分组,分为Ⅰ组(n=54)、Ⅱ组(n=46)。在手术后10 d时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10 d与术后3个月时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缺损情况;统计Ⅰ组、Ⅱ组在术后3个月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术后10 d与术后3个月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Ⅰ组患者脑出血治疗有效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0 d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术前,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Ⅰ组患者ADL评分高于Ⅱ组,NIHSS评分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再出血、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以及肾衰竭)总发生率略低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0 d时,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且Ⅰ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越有益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恢复,神经损伤程度越小,且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手术时机, 重症高血压, 脑出血,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