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
华明磊, 刘晓敏, 薛婧
2022, 40(6):
1-4.
摘要
(
174 )
PDF (1653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IIP)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枣庄市立医院新城院区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II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Ⅲ型胶原、高分辨率CT(HRCT)病变评分、6 min步行距离,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一秒率(FEV1/FV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PaO2高于常规组,PaCO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CT病变评分与血清Ⅲ型胶原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HRCT病变评分与血清Ⅲ型胶原低于常规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各指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IP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注射液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片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改善较为明显,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