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保健 ›› 2024, Vol. 42 ›› Issue (13): 14-18.
马玮玮1, 王彦彬2, 王晓颖2, 徐国娟2, 梁翠才2, 戚敏敏2, 尉家森3,*
MA Wei-wei1, WANG Yan-bin2, WANG Xiao-ying2, XU Guo-juan2, LIANG Cui-cai2, QI Min-min2, WEI Jia-sen3,*
摘要: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幼鼠模型肠黏膜通道蛋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腹泻幼鼠模型(n=42,采用番泻叶药液灌胃进行建模)随机平分为三组,分别为模型组、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三组分别给予参苓白术散0.0 g/kg(即0.9%氯化钠溶液)、1.2 g/kg、4.6 g/kg灌胃治疗,给药体积均为10 mL/kg,连续用药14 d,检测幼鼠肠黏膜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8(AQP8)、跨膜转运蛋白钠氢交换体3(NHE3)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变化情况,观察幼鼠体质量、尿液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小肠组织绒毛长度等变化情况。结果 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7天、第14天的幼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腹泻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与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7天、第14天的尿液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也低于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14天的小肠组织绒毛长度高于模型组(P<0.05),隐窝深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与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治疗第14天的小肠组织AQP8蛋白、NH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CFT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参苓白术散组与高剂量参苓白术散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在腹泻幼鼠模型中的应用能促进体质量的恢复,降低尿液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与腹泻指数,还可延长小肠组织绒毛长度与降低隐窝深度,同时可促进小肠组织AQP8蛋白、NHE3蛋白的表达,抑制CFTR蛋白的表达。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