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3, Vol. 41 ›› Issue (2): 188-191.

• 经验交流 • 上一篇    下一篇

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效果

林雪, 孙建龙   

  1. 吉林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吉林 吉林,132001
  • 出版日期:2023-01-16 发布日期:2023-01-12
  • 作者简介:林雪(1985.3-),女,汉族,籍贯:吉林省吉林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感染性疾病。

  • Online:2023-01-16 Published:2023-01-12

摘要: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对于不完全川崎病(IKD)以及典型川崎病(CK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型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为IKD患儿,B组为CKD患儿。两组疗法一致,均为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与血液学检测指标。结果 A组患儿黏膜充血症状消退时间、发热症状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皮疹症状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4项血液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全程A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1 g/kg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可以缩短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缩短其治疗周期,改善血液检测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但1 g/kg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IKD的效果明显优于CKD,能够减少IKD患儿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价值。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不完全川崎病, 典型川崎病, 血液检测指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