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5, Vol. 43 ›› Issue (11): 176-180.

• 经验交流 • 上一篇    下一篇

经筋刺法配合躯干控制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

贾金金, 吴立峰, 吴洪收, 冯莉   

  1.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潍坊,262600
  • 出版日期:2025-06-01 发布日期:2025-09-23
  • 作者简介:贾金金(1986—),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潍坊市,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 基金资助:
    潍坊市卫健委中医药科研项目(WFZYY2024-4-057)

  • Online:2025-06-01 Published:2025-09-23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筋刺法配合躯干控制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肩关节半脱位(GH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4年1月—2024年11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G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针刺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躯干控制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经筋刺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筋刺法配合躯干控制训练可缓解肩部疼痛、改善GHS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经筋刺法, 躯干控制训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