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紫妍,刘长富,刘梦娜,等.肺部感染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和Th17、Treg 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2(2):140-145. [2] 缪鑫霞,蒋雯,孔令军,等.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及支原体23S rRNA基因突变情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8):1229-1233. [3] 王健,崔永涛,刘伟.支气管哮喘并肺部感染者外周血Th9和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改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21,21(11):1441-1444. [4] 杨慧,曹丽丽,赵继萍,等.不同类型哮喘患者外周血ILC2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22,62(1):70-73. [5] 董健,曾鹏,车立纯,等.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及半乳糖凝集素-3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病情发展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9):1108-1110. [6] 彭定玉,赖春连,韦家美,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CAM-1、IL-17与IL-8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误诊误治,2023,36(8):89-93. [7] 梁振花,严家龙,蒙绪标,等.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SP-D、TGF-β1及MCP-1表达及意义[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25(1):17-19. [8] 王慧虹,张秀峰.HMGB1调控IL-17分泌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3,51(6):978-981. [9] 刘思娣(译),吴安华(校).美国急性病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策略纲要(2014更新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1):702-704. [10]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11] 孙果,徐洋,陈雨华,等.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与白三烯B4联合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23):16-21. [12] 孙莹,杨治安,何瑶,等.HMGB1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3,43(4):690-694. [13] 兰静,阮春花,瞿征宇,等.重度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J].武警医学,2023,34(4):310-314. [14] 陶凤姣,温航卫,刘作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水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3):335-338,348. [15] 林佳佳,傅钰,陈腊青,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及干扰素-γ与成人哮喘控制水平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33(2):177-181. [16] 杨昊若,杨斌.槲皮素通过抑制支气管哮喘大鼠miR-155表达重塑Th17/Treg细胞平衡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9):1514-1519. [17] 郑家群,黄建,刘庆,等.血清IL-17、TLR4对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26(10):1456-1459. [18] 吴丹丹,李晓玲,赵晓红.IL-17、IL-27和FeNO与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哮喘诊断的临床价值[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39-44. [19] 王琼,李凤德,高茜,等.房颤合并肺部感染TGF-β转导途径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21):3243-3247. [20] 王梦嘉,黄英,李红梅,等.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miR-21及TGF-β/Smad信号通路表达[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4):522-526. [21] 郭帅,方敬,陈志强.TGF-β1介导的Smad和ERK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6):766-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