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芳,陈毅华,岳春霞,等.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3):117-120. [2] 范凌,杨军,纪风兵,等.妊娠中期应用替比夫定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病毒载量及其阻断母婴传播效果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2):179-182. [3] 付朝霞.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产后肝炎发生及新生儿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9):2129-2132. [4] 翁芳芳,陈秀,章建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9):3609-3612. [5] 赵风林,梁桂华,王兰珍.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母婴传播知识认知度及相关影响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9):3531-3534. [6] 李璐,谌翠容,蒋雨虹.心理干预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3):2384-2386. [7]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5年版)[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6):384. [8] 曾嘉欣,何丹妮.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肝功能、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0,28(10):1213-1217. [9] 韩科萍,毛雪锋,姚燕燕,等.分娩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产后肝功能的预测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5):1026-1029. [10] 姚娟,饶文玉,江丹丹.阶段性产房内综合干预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临床疗效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9,51(5):325-329. [11] 徐烈,刘敏,凌云.妊娠合并慢性重度或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娩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特点[J].贵州医药,2019,43(8):1259-1260. [12] 张芳芳.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9):58-61. [13] 温青萍,钱花,巴桑,等.探讨西藏地区恩替卡韦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3):304-308. [14] 曹潇君,秦爽,缪士霞.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2年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8):1749-1753. [15] 胡海燕,漆洪波,李俊男.世界卫生组织“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妊娠期抗病毒防治指南(2020年)”要点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0):744-746. [16] 张群,陈燕婷.妊娠期高血压对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7):80-83. [17] 陈利萍,刘景.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产房内综合干预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孕产妇治疗依从性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8):3457-3460. [18] 夏娟娟. 为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孕产妇使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6):131-132. [19] 张伟,池频频,王富珍,等.孕期抗病毒治疗结合标准阻断措施对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的影响[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0,26(2):14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