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保健 ›› 2023, Vol. 41 ›› Issue (10): 155-158.
乔丽丽
出版日期:
2023-05-16
发布日期:
2023-05-16
作者简介:
乔丽丽(1986—),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朝阳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老年病科。
Online:
2023-05-16
Published:
2023-05-16
摘要: 目的 探析营养处方辅以运动训练干预对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营养处方干预联合运动训练,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运动和耐力。结果 观察组主观综合营养整体评估表(MQSGA)营养状态得分以及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径(LVEDS)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运动峰值功率、运动持续时间以及6 min最大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峰值功率、运动持续时间以及6 min最大步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应用营养处方辅以运动训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再入院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得分更优,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加明显。
中图分类号:
乔丽丽. 营养处方辅以运动训练干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恢复进程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10): 155-158.
[1] 盛丽,桑盛敏.基于MNA-HF评分多元化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2):194-195. [2] 庄宸麟,余惠珍,余鹏,等.控制营养状态评分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5):4-6.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4]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2006)[J].中华外科杂,2006,44(17):1167-1177. [5] 朱超,李娟,李双喜,等.改良整体主观评估联合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1,28(5):664-666. [6] 王华,李莹莹,柴坷,等.中国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1):10. [7] 康露丹. 综合护理联合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8):100-104. [8] 王巧稚,姚静,吴海洋,等.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自我运动效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5):708-710. [9] 朱慧,肖青叶,谢剑,等.运动平板训练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0,41(2):36-39. [10] 孙永静. 有氧运动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5):104-105. [11] 武敏,邬真力.营养指数在评价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1):22-25. [12] 陈荣,孙兴国,张也,等.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运动病理生理学特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21,37(2):162-168. |
[1] | 滕黎妮, 张淑娟, 彭悦.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干预效果[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93-96. |
[2] | 巩小雨. 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115-117. |
[3] | 周娟, 杨欢, 姜姗. 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118-121. |
[4] | 杨柳, 杨波. 基于德尔菲法的延续性护理在脑梗塞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131-134. |
[5] | 魏秀玲.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134-137. |
[6] | 赵芳玲, 党亚玮, 汪晓燕. Teach back模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143-146. |
[7] | 史帅. 协同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05-108. |
[8] | 杨海娜. 心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19-121. |
[9] | 孙艳. 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中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38-141. |
[10] | 温海燕. 思维导图下的分阶段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QOL评分、MCMQ评分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44-147. |
[11] | 卢丹, 耿守科. 多模式联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及满意度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54-157. |
[12] | 倪艳. PDCA管理模式在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8): 91-93. |
[13] | 云佳.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者应用心理护理效果研究[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8): 100-103. |
[14] | 钟金侠. CICARE沟通方式对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8): 106-109. |
[15] | 苏日娜. 糖尿病护理专科小组对提高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8): 112-11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