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敏兰,蒋敏君. 过渡期护理计划模式在肝癌肝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8):1189-1193. [2] 刘玉杰,杨方英,尤国美. 预见性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22,22(5):356-360. [3] 王秀静,张雪雪,王晓娟. 术后快速康复外科管理对肝癌介入术患者术后恢复、疼痛控制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癌症进展,2022,20(1):96-99. [4] 刘丽霞,毛剑婷,黄旭芳,等. 基于循证的精准护理模式对肝癌介入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3):527-530. [5] 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护理学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学组. 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围术期护理策略专家共识[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41(2):212-216. [6] 刘晓华,刘春琴,赵健,等. 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在社区居民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31(4):366-371. [7] 吴奇云,叶志霞,李丽,等. 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2):1515-1519. [8] 郭巧玲,李秋蝉. 智谋干预对喉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创伤后成长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循证护理,2022,8(12):1644-1648. [9] 钱会娟,袁长蓉. 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测评[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87-89. [10] 徐江宁. 术前心理应激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1] 胡月,平娟娟. 基于GQOL-74量表规范化癌痛护理对晚期肝癌患者不良情绪、疼痛及睡眠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4):720-724. [12] 周杉杉,丁红梅,徐雪萍,等. 两种工具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延迟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风险评估中的比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4):452-457. [13] 杨薇,翟九玲.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1,45(9):1493-1494. [14] 刘春莉,王雪梅. 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对肝癌介入患者术后心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品质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1):1686-1689. [15] 丁艳春,蒋成. 1M3S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介入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微生态分布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3):2594-2600. [16] 朱英娥,俞静娴,裔馨颖,等. 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549-553. [17] 林建芳,张秀端,刘爱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晚期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546-1548. [18] 左玉琴. 优质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前后护理的效果评价[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108-109. [19] 刘敏. 4F管理对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患者角色强化及乐观倾向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5):74-76. [20] 袁书静,裴小红. 综合护理服务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5):9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