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童童,李涛,尚进伟,等.多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心病诊断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评估支架内再狭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1):77-81. [2] 梁玉霞,陈健琴,蔡海燕.人性化优质护理在冠脉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4):82-84,87. [3] 康立惠,李志忠,林运,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复杂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6):705-708. [4] 吕滨. 把握适应证用好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2010年美国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专家共识的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z1):76-80. [5] 徐云云,张翠竹,章天华.对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5):233-234.(6): [6] 曲丽,王莉莉,王丹,等.不同护理模式在冠脉造影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5):879-880. [7] 史金雁,王巧红,柴云花.心理护理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21):2677-2679. [8] 何兴萍,王凌云,杨艳,等.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6):97-99. [9] 潘丽雯,关曼芸,凌莉.前列地尔加水化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5):92-94. [10] 张志联,董翠霞,牛晓叶,等.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4):3088-3092. [11] 刘会玲,陈建玲,郝永红.氯吡格雷联合护理干预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40例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6,25(3):108-110. [12] 耿喜梅.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模式联合电话随访干预在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7):949-950. [13] 郑海虹,陈少芝,许颖慧,等.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对控制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1,11(8):152-153. [14] 楼娟,黄鸣,陈兰英,等.专科护士主导的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5):758-761. [15] 杨阳.早期个体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1):95-98. [16] 蔡战友,马东红,孔秀珍. 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3):122-125. [17] 赵艳红,丁业芹,刘青春.舒适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舒适度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2):91-93. [18] 荣淑静,刘海霞,祁小红,等.SMART护理原则预防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发生迟发性术肢血肿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8,30(5):764-768. [19] 程秋艳.多媒体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心理状态和影像质量的影响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01-2403. [20] 鄢高亮,王栋,陈中璞,等.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造影剂诱导急性肾损伤发生及其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1):6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