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晓.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9. [2]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临床指南(2020版)[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0,29(8): 599-607. [3] 王知广. 四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延边大学,2018. [4] 赵晓丽,邝先奎,史梦圆,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 31(1):57-60. [5] 刘芳.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疗中的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4):578-581. [6] 周正,冯青青.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19):2097-2103. [7] 段梅梅,付佳佳.CA125、CEA、CA724和P53检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院,2016,16(11):1611-1613. [8] 杨园园,史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的相关性[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4):668-670. [9] 周正,冯青青.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19):2097-2103. [10] 杨斌,管建,姜娟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意义及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2):229-234. [11] 李馨荻. 血清标志物联合CT纹理分析预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研究[D].山东:济南大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