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4): 137-139.

• 经验交流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

王崇屹, 姜红   

  1.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 烟台,264000
  • 出版日期:2022-02-16 发布日期:2022-05-12
  • 作者简介:王崇屹(1974.7-),男,汉族,籍贯:山东省烟台市,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冠脉介入。

  • Online:2022-02-16 Published:2022-05-12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9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给予阿托伐他汀的不同剂量分为A组(10 mg)、B组(20 mg)和C组(40 mg),每组3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指数、血脂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药物反应。结果 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B组和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与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及血脂数据方面,B组和C组患者的sCD40L、sCD146、TC、TG、HDL-C及LDL-C水平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sCD40L、sCD146、TC、TG、HDL-C及LDL-C水平与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方面,B组和C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A组,丙二醛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采取10 mg、20 mg、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40 mg的治疗效果优于10 mg。

关键词: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清、血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