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24): 59-62.
赵少辉1, 马硕2, 苏进达1, 何亚琴2, 谢小亮2,*
ZHAO Shao-hui1, MA Shuo2, SU Jin-da1, HE Ya-qin2, XIE Xiao-liang2,*
摘要: 目的 探究膜间隙入路双隧道法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1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术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膜间隙入路双隧道法)与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腹腔镜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手术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指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发生率)、盆腔神经保护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性功能、排尿功能得分及肛门括约肌控便能力)以及远期并发症(吻合口出血、腹腔出血、预防性造瘘手术造口、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及术后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两组术后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排尿功能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性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控便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排尿功能得分、性功能得分低于术后1个月,控便能力均显著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出现,随访1年显示无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以及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膜间隙入路双隧道法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性功能及排便控制能力,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