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24): 113-116.

• 护理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杨娟, 申思, 孔九利*   

  1.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河南 郑州,450005
  • 出版日期:2022-12-16 发布日期:2022-12-16
  • 通讯作者: *孔九利,E-mail:2863175415@qq.com。
  • 作者简介:杨娟(1987.2-),女,汉族,籍贯:河南省商丘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护理。

  • Online:2022-12-16 Published:2022-12-16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108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把患儿分为两组,各54例。传统组给予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护理,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组在传统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在护理前后依据心理教育量表(PEP3)、孤独症儿童社会技能评定量表(ASSS)、孤独症症状评定量表(CARS)、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患儿心理发育情况、社交能力、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后两组口语认知、粗动作、手眼协调、认知表现等心理症状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组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SSS社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组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沟通、活动、体能等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组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组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孤独症患儿中应用能提高社交能力,改善健康行为,从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孤独症, 社交能力,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