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18): 193-196.

• 经验交流 • 上一篇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红玲   

  1. 薛城区中医院麻醉科,山东 枣庄,277000
  • 出版日期:2022-09-16 发布日期:2022-09-13
  • 作者简介:周红玲(1976.1-),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宁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

  • Online:2022-09-16 Published:2022-09-13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传统全麻。对比两组疼痛、麻醉效果、临床指标、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凝血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后12 h和术后1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脑氧代谢率(CM-RO2)、冠脉血流量(CBF)、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静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研究组心率(HR)水平以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12 h、24 h,研究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能维持较好镇痛效果,有效改善麻醉效果,可维持临床指标稳定,提升镇静效果,改善MMSE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凝血指标稳定,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老年患者, 神经阻滞, 下肢骨折, 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