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师福香,罗艳,张晶,等.强化血糖控制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1):157-160. [2] 沈杏英. 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9,48(19):3411-3413. [3] 刘英,张凯,胡江.全程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耻感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7):2297-2299. [4] 王雅辞,闫冰雪,关馨瑶.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及精神症状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3037-3040. [5] 磨丽莉,潘巧淑,周芳珍,等.运动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7):3067-3070. [6] 贺光春,米莉,李飞,等.强化式心理干预联合技巧性语言沟通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沟通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95-1398. [7] 华燕,吴叶.认知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GAS与PANSS评分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617-1619. [8] 曹志丹,胡雁真,王蕾,等.Orem自护模式及其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评估工具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7):629-632. [9] 刘敏,田玉梅,职璞,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2):332-333. [10] 倪珦,曹燕.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4):514-517. [11] 徐兴红,吴玉峰,刘玉蓉.阅读疗法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和社会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 38(9):641-647. [12] 肖雪,胡大一,田静,等.团体沙盘干预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 26(4): 342-347. [13] 杨娜,宫晓鸿,章艳.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6):1282-1285. [14] 齐晓燕,方喜玲,王静.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3345-3347. [15] 张笑梅,李雪艳.关爱帮扶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况、认知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8):1324-1325. [16] 褚丽红,陈文琪,朱海燕,等.团体式多元化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沟通与互动技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105-108. [17] 李玉华,汤玉妹,曹新妹,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1):47-50. [18] 朱晓洁,倪琳,夏海涛,等.基于格林模式的服药管理训练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7):1319-1323. [19] 倪俭,朱翠芳,吕钦谕.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1):148-151. [20] 郭清华,陈超,栗雪琪,等.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1):169-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