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13): 65-68.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分析

赵茜茜   

  1. 德州市中医院质控科,山东 德州,253000
  • 出版日期:2022-07-01 发布日期:2022-07-01
  • 作者简介:赵茜茜(1982.6-),女,汉族,籍贯:河北省保定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

  • Online:2022-07-01 Published:2022-07-01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评分、应激反应和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德州市中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0.25%罗哌卡因、0.20%罗哌卡因,评估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应激反应、术后相关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心肌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以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面消退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30 min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段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以及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肌钙蛋白(cTnI)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麻醉及疼痛治疗中,采用0.20%罗哌卡因麻醉及镇痛效果更为理想,且对机体应激反应、心肌指标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麻醉, 疼痛, 应用效果, 视觉模拟评分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