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运彪,夏来启,周楠,等.负压吸引结合加压包扎在植皮手术中的应用[C].//全国第二十三届烧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15:351. [2] 高明勇,陶海鹰,郭卫春,等.负压封闭引流复合灌洗技术在腰椎间隙及深部软组织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5):4388-4391,4396. [3] 傅华军,陈燕娜,邵韦.创面持续负压吸引联合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5):149-152. [4] 袁艺嘉,徐培,龙忠恒,等.植皮术后应用KCI负压吸引装置治疗下肢溃疡的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2):259-260. [5] 白祥军,廖忆刘.创伤外科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22. [6] 叶茂球,牛占国,万里,等.负压吸引术在下肢溃疡植皮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20,5(12):42-44. [7] 白滨,陈旻静,朱莹,等.手术切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会阴部巨大尖锐湿疣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06-2909 [8] 成亮,柴益民.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发症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11):1354-1356. [9] 黎鸿章,肖昌明,银西洋,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烧伤创面及对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1):60-64. [10] 张莉莉,彭晓容,张文凤,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98-100. [11] 张翠文,周洪兰,徐甜甜,等.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干预效果[J].河北医药,2017, 39(5):784-786. [12] 类成兰,张东进,刘飞飞,等.VSD负压引流联合自体皮片移植在阴茎大面积皮肤缺损中应用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疗美容,2021,11(11):76-78. [13] 潘亚英,王华,张萍,等.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及对患者精神心理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470-474. [14] 张娟,陈敏,梁金玉,等.VSD负压引流在经大腿皮下通路(VEIL-L)腔镜下外阴癌根治术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1, 18(26):108-112. [15] 蔡建华,申传安,庹晓晔,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患儿颈部及躯干创面植皮术中的应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7,33(1):43-45. [16] 唐举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和皮瓣移植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3):215-217. [17] 李进,迮仁浩,杜靖远,等.游离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7):471-472. [18] 吴日钊,霍景山,刘明淮,等.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0,20(1):55-58. [19] 唐志豪.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118-119,122. [20] 任亚明,黄晨,刘达,等.一期外固定支架、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刊,2021,56(9):987-989. [21] 曹军军,杨寅,张延平,等.一期全厚皮片原位回植联合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20,22(9):651-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