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谭建,吴小燕,张巧荣,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2,28(9):1469-1473. [2] 王伟,宫秀群,余亮.阿替普酶序贯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3):66-69. [3] 邓晓青. 机器人早期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6(3):28-30,37. [4] 娄天伟,田梦,刘彦彬,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躯干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8):986-989. [5] 周满相,黄任秀,张靖,等.本体感觉康复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4):363-368. [6] 辛坤宗,马传奇.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成年男性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8):36-39. [7] 章鹏,李小玉.经颅磁刺激联合E-LINK训练与评估系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4):97-99. [8]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60-61. [9] LISA B, NICOL K B.Usefulness of the berg balance scale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Physical Therrapy,2008,88:559-566. [10] 许光旭,高晓阳,陈文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敏感性及实用性[J].中国康复,2001,16(1):18-19. [11] 闵瑜,吴媛媛,燕铁斌.改良Barthel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3):185-188. [12] 张倩,潘虹,何琴,等.脑卒中后肩痛流行病学特征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9):1020-1026. [13] 陈秀秀,吴庆文,郭子梦,等.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5):539-543,550. [14] 张雪伊,刘瑞姣,许峰,等.基于步行的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1):90-96. [15] 朱冬燕,刘苏,王梁,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8):1046-1050. [16] 李晓亚,张芝梅,王山岭,等.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足底压力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2022,37(9):532-536. [17] 金菲,练纯,吴春秀,等.本体感觉训练结合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0):819-821. [18] 谢镇良,曹全荣,邓土保,等.前庭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3):17-19. [19] 张淑娴,郑雅丹,李鑫,等.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34(10):1183-1187. [20] 范虹,龚剑秋,吴月峰,等.基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8):983-985. [21] 汪杰,苏建康,王丛笑,等.三维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3):342-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