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24): 52-55.
柴佩, 米成嵘*
CHAI Pei, MI Cheng-rong*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对小儿肠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肠壁增厚性病变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给予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以内镜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重点记录肠套叠与肠坏死情况,将患儿分为肠套叠组(38例)与肠坏死组(32例)。对比肠套叠与肠坏死两组超声特征(肠壁积气,“翻滚征”“葡萄串征”“蟹足征”),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水压,超声血流分级(Ⅰ级、Ⅱ级、Ⅲ级),诊断价值与内镜病理检查的一致性分析。结果 肠套叠组中患儿表现为肠壁增厚,肠套叠组的肠壁积气、“翻滚征”“葡萄串征”“蟹足征”占比分别为73.68%、81.58%、84.21%、81.58%,均明显高于肠坏死组的50%、56.25%、62.5%、59.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坏死组的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水压明显低于肠套叠组(P<0.05)。肠套叠组超声血流分级为Ⅰ级30例、Ⅱ级5例、Ⅲ级3例;肠坏死组分别为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例患儿中,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判断为肠套叠39例,肠坏死31例,为此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对小儿肠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6.88%,与内镜病理检查一致性检验的统计量Kappa=0.971(P<0.001)。结论 小儿肠壁增厚性病变以肠套叠与肠坏死为主,两者的超声特征与血流特征存在差异,同时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水压也存在差异,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对小儿肠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且与内镜病理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