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2, Vol. 40 ›› Issue (8): 69-71.

• 康复医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孙秀芹   

  1. 莱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办公室,山东 济南,271100
  • 出版日期:2022-04-16 发布日期:2022-05-16
  • 作者简介:孙秀芹(1972.9-),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与疾病预防。

  • Online:2022-04-16 Published:2022-05-16

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1月莱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92例传染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希望水平以及应对方式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方面,试验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Herth希望量表(Hert hopeindex,HHI)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对方式方面,护理前,试验组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及面对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回避评分及屈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积极对其实行心理护理,不仅对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具有良好改善作用,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希望水平,有利于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传染病,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